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我國的基本問題,“三農”問題關系著國家的根本發展和長治久安。農村土地經營模式是“三農”問題中人們熱切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改革開放以來給我國的農業發展帶了生機和活力。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越來越顯示出自身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與農村勞動力與農民的傳統生活方式產生了一定的碰撞和矛盾,那么怎樣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規模化生產在廣大農村應運而生,農村規模化經營已成為歷史發展中自然的選擇,農村土地規模規模化經營的方式很多,本文著重探討玉米大戶在農村種植模式的建立和發展。 1.當前農村種植模式的現狀 當前農村種植方式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農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雖然耕種形式和工具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比起城市發展較快,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較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較快這些因素,農村發展和農村生產力還是顯然滯后。糧食價格是基礎生產資料,農村經濟相對于城市工業經濟發展緩慢,因此農村勞動力已然部分向城市轉移,許多農村都沒有壯勞力勞作,這樣造成大量的土地閑置荒廢,因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初產生的生產積極性已產生惰性引起滯后發展,這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顯露出它的一些弊端[1]。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口大批外出打工做生意,農村閑置的或者轉租的土地越來越多的被有眼光有頭腦的人開發利用,逐漸形成規模種植,大戶種植形式逐漸出現。 2.大戶種植形成的原因 2.1農村大戶種植有土地資源的因素和機遇。 2.2農村大戶種植是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 3.當前玉米種植情況 3.1玉米的傳統種植 3.2玉米大戶種植的優勢 3.3種植大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3.4玉米大戶種植的模式探討 小結:科學高效的玉米種植模式對玉米生產大戶是至關重要的,把高科技、集約化管理的先進經驗推廣實踐,是提高種植大戶效益的有效方法,也是穩定和提高農業和農村的現況的有效措施。 [1] 袁世航;陳偉;;我國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