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種子協會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梅隆)
中國種子協會規范玉米制種生產秩序
2月26日,中國種子協會召集全國25家大型玉米種子生產企業和甘肅省內28家玉米種子企業負責人,在蘭州市舉行“中國玉米種子安全生產公約簽字儀式”,以規范種子生產行為,創建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確保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種子協會會長梁田庚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澤巴足出席簽字儀式并講話。
梁田庚在簽字儀式上講話時強調,國務院剛剛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民族種業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種子安全生產關系到種子企業和億萬農民的利益,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非同小可。種子企業務必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牢固樹立長遠思想和全局觀念。
梁田庚說,當前,在種子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一些企業相互撬搶基地,抬高了制種的收益預期,造成種子收購難、質量無保障;有的不法商販私繁濫制、搶購套購等,嚴重擾亂了種子生產秩序,也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對這種不良行為和混亂局面,必須堅決制止和切實扭轉。
梁田庚強調,種子生產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就是要以種子生產基地為依托,不斷提高供種保障能力。梁田庚要求,要進一步提高對種子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實加強對種子生產的監管。今年農業部將繼續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強化種子生產基地監管。要建立“黑名單”制度,對違規企業做到鐵面無私,堅決實行全國聯網、公開曝光。要認真改進種子生產服務,探索創新基地管理模式,推行規范合同管理,實行依法治種。要更加規范種子生產行為,維護生產秩序,加強基地建設;支持鼓勵有實力的種子企業采取與制種合作社聯合協作等方式,建立一批集中連片、秩序良好、專業化集約化程度比較高的種子生產基地。
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澤巴足說,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氣候優勢,甘肅制種業得到快速發展。目前,甘肅省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蔬菜、花卉制種和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2010年全省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達到432萬畝,產種量達43億公斤,僅玉米和蔬菜花卉制種給農民帶來的收入就超過35億元。雜交玉米種子生產面積由2001年的35萬畝發展到目前的140萬畝,產種量由1.4億公斤增加到約5億公斤以上,占全國雜交玉米種子用量的50%。中國種子協會組織并舉辦“中國玉米種子安全生產公約”簽字儀式,對維護甘肅種子生產秩序,保障種子生產者、企業及地方各方利益,加快實現種子大省向種業強省的跨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簽字儀式上,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紹明代表種子企業宣讀了《玉米種子安全生產聯盟公約》。部分種子企業的負責人現場簽約。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在介紹此次活動背景情況說,近幾年,隨著種子生產向生態優勢區域聚集,在甘肅等地,企業相互撬搶基地特別是爭奪優質基地的現象愈演愈烈,無序競爭導致種子生產成本節節攀升,無證生產、制種無隔離區的現象普遍存在;不法商販乘機私繁濫制,借機搶購套購,嚴重擾亂基地生產秩序,影響種子生產安全。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企業自律和行業推動,倡導企業規范種子生產,營造甘肅玉米制種區良好的種子生產氛圍,并對全國制種起到示范作用。這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提升供種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
張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平代表甘肅玉米種子生產優勢區域市縣領導講話中表示,為支持各企業履行公約,他們將按照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的要求,將規范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管理、專項整治種子市場秩序工作納入縣區目標責任書進行考核。發揮行政職能,強化政府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案件;實行“兩證”制度,規范種子調運;加強企業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發揮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全力維護良好的種子生產經營秩序,促進玉米制種產業健康發展。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巡視員張輝、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黨委書記杭大鵬、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石衛東、甘肅省農牧廳廳長武文斌、甘肅省農牧廳副廳長楊祁峰、武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學民、甘肅省和重點市種子管理站有關領導等出席會議。簽字儀式由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立秋主持。
玉米種子安全生產聯盟公約
為規范種子生產行為,創建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確保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和種子生產企業、農民的合法權益,為農業連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做出新貢獻,推動玉米種子產業健康發展,玉米種子生產企業自愿結成玉米種子安全生產聯盟,并共同遵守以下公約。
一、依法持證生產。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做到持證生產,合法經營;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不生產未審定或未經授權的品種。發現生產中的違規行為,積極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舉報。
二、堅持質量第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確保種子質量;完善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健全質量追溯機制;嚴格執行農作物種子生產、檢驗技術標準,認真做好種子生產、收獲、收購、加工、包裝等環節的質量控制。
三、加強企業自律。樹立“遵紀守法、公平競爭、實現共贏”的行業風尚;加強行業自律,創建誠信企業,構建中國種業誠信體系;規范生產經營行為,不搶購套購種子,不哄抬制種價格,不虛假宣傳。
四、使用規范合同。與生產者簽訂制種合同,統一使用甘肅省農牧廳和省工商局監制的《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生產示范合同》。忠實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
五、堅持信息通報。有關信息要及時通報,共同打擊私繁濫制、套購行為,堅決抵制哄抬收購價格行為。
附則
1.在中國種子協會玉米種業分會內設立聯盟理事會。分會正副會長為理事會成員單位,分會秘書處承擔聯盟秘書處職責。
2.聯盟成員違反上述公約,經理事會研究可以將其除名。被除名的企業,如果是中國種子協會會員的,理事會將建議中國種子協會按照協會章程取消其會員資格。
3.因履行本公約而引起的糾紛應通過相關各方友好協商解決,或通過聯盟理事會調解解決;協商或調解不成的,依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解決糾紛。
4.對本協議的任何變更須經協議各方一致同意,并以書面形式作出。
首批簽訂《玉米種子安全生產聯盟公約》企業名單
1.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2.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3.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5.北京農科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6.三北種業有限公司
7.承德裕豐種業有限公司
8.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
10.內蒙古大民種業有限公司
11.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12.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
13.吉林長融高新種業有限公司
14.黑龍江墾豐種業有限公司
15.齊齊哈爾市富爾農藝有限公司
16.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7.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8.山東冠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19.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
20.萊州市金海種業有限公司
21.河南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
22.河南金博士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23.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24.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
25.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
26.酒泉巨龍騰飛種業有限公司
27.甘肅種業有限公司
28.甘肅富農高科技種業有限公司
29.甘肅飛天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30.中種集團張掖有限公司
31.臨澤奧瑞金種業有限公司
32.北京德農種業張掖分公司
33.襄樊正大張掖種子有限公司
34.張掖市東亞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5.河南金博士種業張掖分公司
36.張掖市豐樂種業有限公司
37.張掖市玉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8.臨澤縣綠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39.甘肅省金源種業開發有限公司
40.張掖市興達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41.高臺縣種子公司
42.北京德農種業武禾分公司
43.武威甘鑫種業有限公司
44.甘肅八方種業有限公司
45.甘肅隴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46.武威金西北種業有限公司
47.武威豪威田園種業有限公司
48.武威武科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49.武威金蘋果有限責任公司
50.永昌金田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51.白銀金穗種業有限公司
52.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53.山東登海先鋒種業酒泉分公司 |